下表是美国钢铁业统计表。它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 年份 |
1870 |
1900 |
| 企业总数(个) |
808 |
669 |
| 工人总数(人) |
78 000 |
272 000 |
| 产量(吨) |
3 200 000 |
29 500 000 |
| 投资额(美元) |
121 000 000 |
590 000 000 |
A. 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 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
|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
|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
|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 A.召开八大,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
| B.发动大跃进运动 |
|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
| D.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主要原因是()
| A.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
| B.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缓和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
| C.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
| D.缓和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借以抵制中国革命 |
继昌隆缫丝厂等近代民族企业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主要区别是()
| A.使用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 B.对外国资金是否有依赖性 |
| C.工资高低是否由技术决定 | 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
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 |
| B.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
| C.沿海地区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企业 |
| D.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思想比较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