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
A.学习科学技术 | B.仿行西方制度 |
C.导实业救国 | D.创办新式教育 |
普罗泰格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
A.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作用 |
B.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 |
C.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作用 |
D.珍视个人自由,强调集体荣誉至上 |
“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 )
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
B.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利的平等 |
C.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
D.体现出古罗马法追求公平公正 |
“字母,就算是用金子写成,也添附于纸和羊皮纸……如果蒂丘斯在你的纸或羊皮纸上写了一首诗、一段历史或一篇演说,对这一整体,不是蒂丘斯,而是你将被判定为所有人。……如果某人在他人的木板上作画,有些人认为木板添附于画;另一些人则认为,画,无论是怎样的,添附于木板。但朕(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认为,木板添附于画较好。”这一罗马法原始文献反映了该法( )
A.强调恶意添附的人不能取得所有权 |
B.鼓励文字作品的传播和绘画的创作 |
C.重视对智力劳动成果所有权的保护 |
D.认可新物的归属取决于皇帝的裁量 |
《十二铜表法》第十一表规定的“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仅仅四年之后,该条款即被废止。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外事裁判官的司法判决 |
B.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 |
C.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和妥协 |
D.广大奴隶的持续反抗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这表明雅典民主制度( )
A.使执政官掌握立法权 | B.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 |
C.呈现和平渐进的趋势 | D.使贵族独享政治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