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
材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4)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的出名主要是由于他的学说,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罗素《西方哲学史》
⑴材料一中的“他”反映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诉求?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他”的学说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⑵材料二中“莎士比亚的作品”与马丁·路德的主张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在灵魂得救途径问题上的观点并说明此观点在当时的积极意义。
材料三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⑶根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⑷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变化。据此,你认为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我们应该怎样彰显个人价值。
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彼此影响,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拟举办一次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现摘录其中的部分探究主题材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探究主题一:东学西传
材料一欧洲的文艺复兴初期四大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到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民主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⑴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大发明在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材料二在伏尔泰的心目中,……“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魁奈(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曾鼓动法王路易十五仿效中国皇帝举行春耕“籍田”的仪式。他们都把中国文化、中国精神视为与自身文明相异、魅力无穷的“他者”,都乐于把这个陌生相异的“他者”看作构建自家思想学说不可或缺的精神参照。
——陈超《明末清初的“东学西渐”和中国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⑵据材料二,指出伏尔泰、魁奈分别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政治、经济的哪些思想?(4分)
探究主题二:近代“西学东渐”
材料一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⑶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的学说有何特点?并结合孙中山在中华民国政治体制设置上的表现予以说明。
材料二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⑷材料二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不得摘抄材料原文)在第三个阶段的“觉悟“中,国人的实践和及其结果如何?
⑸综合上述材料的分析,你觉得对于人类文明交流应该持什么样正确态度?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约自16世纪起,资本主义萌芽较早的西欧国家一反农本的传统,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借以促进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鼓励资本原始积累,扶植为适应国外市场的工业生产。
一一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自明朝第五代皇帝朱瞻基下令闭关锁国以后,中国的封建专制社会就处于一种封闭的稳态建构;可以想像,如果没有外来的冲击,就只能这样绵延下去了,顶多是改朝换代而已,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也曾写道:“有人论中国说,倘使没有带着新鲜的血液的野蛮的侵入,真不知自身会腐败到如何!这当然是极刻毒的恶谑,但我们一翻历史,怕不免要有汗流浃背的时候罢。”
一一解思忠《中国国民素质危机》
材料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关系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大事。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3 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变化动地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更加改革开放、日益举足轻重、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没有中国的世贸组织是不完整的,有了中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才能真正称得上“世界’’这个最有分量的字眼。
一一新华社社评《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
材料四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剐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CCtv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期以前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和机制的主要变化。
(2)结合史实简要评述材料二中关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是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趋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也.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三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回答: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
(2)材料二中“冲动的办法”和“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措施分别是什么?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列宁为什么要调整政策?
(3)依据材料三,分析1929~1932年和1933~1937美国股市走势有什么不同?指出20世纪30年美国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有何新的突破?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农业是古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回答下列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的相关问题:
(1)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
(2)这一耕作方式对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有何影响?
(3)简要概述这一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