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3年中英协定关税前后几种主要进出口货物的税率,指出1843年前后中国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
货 物 |
单位 |
1843年前的旧税率(%) |
1843年新税率(%) |
新税率较旧税率减少的百分数(%) |
棉花 |
担 |
24.19 |
5.56 |
77.02 |
棉 纱 |
担 |
13.38 |
5.56 |
58.45 |
头等白洋布 |
匹 |
29.93 |
6.95 |
75.78 |
二等白洋布 |
匹 |
32.53 |
6.95 |
78.64 |
本色洋布 |
匹 |
20.74 |
5.56 |
73.19 |
斜纹布 |
匹 |
14.92 |
5.56 |
62.73 |
A.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B.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英国急于打开中国市场
D.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加尔文教派认为:为了上帝,每个人都必须在自己的职业中认真劳作,坚持不懈,有条不紊地工作。由此形成了一种“天职观”。从中可见,天职观的核心价值取向是
A.严密的社会分工 | B.追求社会财富 |
C.人人为上帝服务 | D.平等的劳动观 |
普罗塔戈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
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
C.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
D.感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 |
邓小平同志会见加拿大客人时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邓小平南方谈话正确处理姓“资”姓“社”问题和市场与计划的关系,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邓小平“南巡”主要是考查改革开放的成果 |
B.邓小平“南巡”为中国革命找到了突破口 |
C.邓小平南方谈话前改革遇到重重阻力,进入关键时期 |
D.1992年后中国改革停滞的局面有所改观但成效不大 |
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分别经过了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自主创新”战略,中国科技发展在半个多世纪里完成了西方科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这说明中国科技
A.改革开放经济发展 | B.符合中国国情实际 |
C.确立科技攻坚重点 | D.苏联模式影响较大 |
2010年7月30日,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先生逝世。1957年钱伟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的文章,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见,与清华园内外的潮流相背,引发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辩论。清华报刊连篇累牍地刊登批判钱伟长的文章,并最终把他打成了“右派”。“批判钱伟长”在当时违背了
A.“百花齐放”方针 |
B.“百家争鸣”方针 |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
D.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