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表是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密度(个/mL)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时间/h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0℃下培养 |
10 |
10 |
13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0℃下培养 |
10 |
12 |
14 |
25 |
48 |
75 |
110 |
165 |
348 |
30℃下培养 |
10 |
25 |
55 |
80 |
100 |
115 |
120 |
125 |
125 |
A.研究过程需要注意防止培养液被杂菌污染,以免使实验结果偏大
B.研究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等实验工具
C.可以预计,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20℃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最大密度比10℃条件下大
D.实验结果表明,20℃左右培养酵母菌是获得较大种群数量的良好温度
下列关于使用高倍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 |
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方可换高倍镜观察 |
C.换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楚 |
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较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
下列有关遗传信息携带者——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用8%盐酸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仍是活细胞,只是其膜的通透性增强
B.核酸的多样性取决于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C.核酸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一种酸性物质
D.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需将两滴吡罗红和甲基绿先后滴在载玻片上
现提供新配制的婓林试剂甲液(0.1g/mLNaOH溶液)、乙液(0.05g/mLCuSO4溶液)、蒸馏水,则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①葡萄糖②蔗糖③胰蛋白酶④DNA
A.只有① | B.①和② | C.①和③ | D.②、③和④ |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B.蛋白质的多样性只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序有关
C.R基为-CH3和-C3H5O2的二肽分子中,C、H、O原子的数目之比为8:14:5
D.淀粉、纤维素和核糖都是生物大分子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有机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一个氨基或羧基 |
B.纤维素和果胶是组成大肠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
C.质量相同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 |
D.细胞核内的核酸可能含有尿嘧啶,细胞质中的核酸可能含有胸腺嘧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