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强。)
A.光强大于140 μ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CO2全部进入叶绿体 |
B.光强小于1 255 μmol·m-2·s-1,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
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 |
下图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植物A和B在不同CO2浓度下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A是C4植物,因为它在高CO2浓度下有较高的光合作用强度 |
B.光合作用强度为0时,植物A和B既不吸收CO2也不释放CO2 |
C.如果CO2浓度进一步增加.则植物A的光合作用强度始终随之增加 |
D.植物B是C4植物,因为在CO2浓度为200PPM时,比植物A具有更 |
高的光合作用效率
用碘酒检验经相当一段时间饥饿的植物在光下是否进行光合作用,会发现
A.C3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都有蓝色颗粒 |
B.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都有蓝色颗粒 |
C.C3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没有蓝色颗粒,而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蓝色颗粒 |
D.C4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没有蓝色颗粒,而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蓝色颗粒 |
下列关于NADPH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ADPH形成于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上 |
B.NADPH为暗反应合成有机物提供能量和还原剂 |
C.NADPH的消耗主要发生于叶绿体的基质中 |
D.NADPH的生成标志着光能转变成电能 |
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中能量转换的正确顺序为
A.光能→电能→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 |
B.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电能→稳定的化学能 |
C.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
D.光能→稳定的化学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 |
某体检者的血浆、肾小管及输尿管中的液体里有E、F两种物质,其浓度分别如下表所示,请判断E和F分别是()
血浆 |
肾小管 |
输尿管 |
|
E |
0.03% |
0.03% |
2% |
F |
0.1% |
0.1% |
0% |
A.葡萄糖、蛋白质 | B.葡萄糖、维生素 |
C.尿素、蛋白质 | D.尿素、葡萄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