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的某种植物光合速率(以O2释放量为测定指标)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中bc段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若其它条件不变,对叶绿素而言,有效辐射的光主要是         
(2)在图中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3)在实验过程中,给该植物浇灌Hl8O2,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Hl8O2先参与           
(4)叶绿素分子中的Mg2可被Cu2置换,实验中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形成的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可能是                  
(5)经测定,该植物细胞内DNA、RNA和蛋白质的物质含量比值为10:31:119,经植物生长调节剂Ttgx-15处理细胞后,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变为10:46:220。据此分析,Ttgx-15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请利用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人的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实验材料:0.1g/mL的NaOH溶液,0.01g/mL的CuSO4溶液,鸡蛋,水,小烧杯,玻璃棒,试管,滴管和滴瓶,镊子,脱脂棉。
实验原理: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产生
实验步骤:
(1)制备蛋清液:取少量蛋清注入小烧杯中,加入30mL清水,用玻璃棒调匀,备用。
(2)取唾液:清水漱口,口含脱脂棉,片刻取出,将其中的唾液挤到小烧杯中,备用。
(3) 取甲、乙两只试管, 甲试管中加入2mL蛋清液,乙试管中加入等量的
(4) 分别向两只试管中加入1--2mL0.1g/mL的NaOH溶液,充分振荡。
(5)再向两试管中加入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振荡。
(6) 观察两试管溶液的颜色。
实验结果预测:两只试管均出现
实验结果分析:两试管中均含有水。由于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唾液淀粉酶。因此,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证明        
回答问题:加蛋清的试管在实验中起的作用。

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如下实验,以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
(1)某同学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时,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你从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获得这一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同学做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设计,将经过图2甲处理后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切面上(见图2中乙),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①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
②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

下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图2表示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的③表示_____________过程,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免疫。
(3)利用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点,人们常用减毒、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当机体再次接触与该疫苗相同的抗原时,相应的记忆细胞,例如图1中_________(填字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4)为检测某疫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健康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分为若干只。
第二步: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实验组接种疫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发病率低、存活率高,则可以判断该疫苗有效。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填图1中数字)过程是实验组动物所特有的。

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突触和神经纤维的结构示意图,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a为反射弧的_____________。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2)图2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中的1 中物质的释放依赖膜的___________性。
(3)图3的①、②、③中的未兴奋部位是______________,①②间的兴奋传导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序号①②表示),该方向与膜_______________(填“外”或“内”)的电流方向一致。
(4)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

(每空2分,共12分)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时,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

(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人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    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_       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     (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