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
B.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
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
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细胞与细胞、个体与个体、种群与种群之间传递 |
B.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C.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 |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捕害虫,是人们对信息传递的应用 |
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
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
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 |
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 |
B.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物理信息只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传递 |
C.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
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 |
生态捕虫板(又称黄板或粘虫板)是一种正反面均涂上了不含任何有毒物质的粘合剂(机油加入少量黄油)的黄色硬塑板。根据某些昆虫成虫的趋黄特性来诱杀害虫的成虫。此过程传递信息的种类是( )
A.化学信息 | B.物理信息 | C.行为信息 | D.其他信息 |
某水塘内有一条由三种不同生物形成的食物链:硅藻→虾→小鱼。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该食物链中各生物在水塘中不同深度的分布状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物种C表示小鱼,该种群营养级最高,所含能量最少
B.硅藻、虾、小鱼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C.物种B的数量突增,短时间内C的数量会增加
D.物种A、B、C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