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不是精子、卵子发生的区别的是( )
A.初级精母、卵母细胞的形成时间 |
B.MⅠ和MⅡ的时间连续性 |
C.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 |
D.成熟生殖细胞是否经过变形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
DNA分子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如果放射性同位素完全标记的1个双链DNA分子在无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培养液中复制两次,那么所产生的4个DNA分子的特点是
A.部分DNA分子含有放射性 |
B.全部DNA分子含有放射性 |
C.所有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 |
D.所有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没有放射性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在细菌体内合成噬菌体蛋白质的正确叙述是
A.原料、模板和酶来自细菌 |
B.模板和酶来自噬菌体,核糖体和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 |
C.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细菌,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 |
D.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氨基酸、能量和酶由细菌提供 |
如果用15N .32P .35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
B.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
D.可在DNA中找到15N .32P .35S |
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其意义是
A.不同生物可以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 B.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
C.对于保持生物性状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D.避免生物因氨基酸种类过多而引起的变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