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乙所示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二者的不同之处有( )
①参与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
②反应进行的场所
③碱基互补配对的具体方式
④所需能量的提供方式.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 |
对于人类的某种遗传病,在被调查的若干家庭中发病情况如下表。据此进行推断,最符合遗传基本规律的一项是(注:每类家庭人数150~200人,表中“+”为发现该病症表现者,“-”为正常表现者)( )
类别 |
Ⅰ |
Ⅱ |
Ⅲ |
Ⅳ |
父亲 |
+ |
- |
+ |
- |
母亲 |
- |
+ |
+ |
- |
儿子 |
+ - |
+ |
+ |
+ - |
女儿 |
+ - |
- |
+ |
- |
A.第Ⅰ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B.第Ⅱ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C.第Ⅲ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
D.第Ⅳ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
用花药离体培养法得到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能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共有12对。据此可推知马铃薯是( )
A.二倍体 | B.三倍体 |
C.四倍体 | D.六倍体 |
下图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对于该病而言,有关该家系成员基因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1是纯合体 | B.Ⅰ-2是杂合体 |
C.Ⅱ-3是杂合体 | D.Ⅱ-4是杂合体的概率是1/3 |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多少个( )
①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基因型,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的基因
②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个体数量要比隐性性状个体多
③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性个体中易于表现
④一对等位基因频率相等时,显性性状个体数量多
⑤在植物的一生中,分化在种子形成过程中达到最大。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如图表示某正常基因及指导合成的多肽链顺序。发生在下列几个位点的突变中,导致肽链延长停止的是[除图中的密码子外,已知GAC(天冬氨酸)、GGU和GGG(甘氨酸)、AUG(甲硫氨酸)、UAG(终止)]( )
A.位于①缺失T/A |
B.位点①由T/A变为C/G |
C.位点②由T/A变为G/C |
D.位点③由G/C变为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