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许多国家都以设立纪念日的形式,提醒人们勿忘历史,警惕噩梦重演。中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将使南京大屠杀成为世界人民集体记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牢记战争悲剧、追求世界和平的重要历史资源。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
④价值观具有调节和导向作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漫画《申报“吉尼斯”:世界最大牙签》所蕴涵的哲学启示是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B.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发挥精神的力量 |
D.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
漫画《忆往昔》蕴含的哲学寓意是
A.历史和现实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 B.意识具有社会历史性 |
C.认识别人总是比认识自己困难 | D.代沟是客观存在、不可弥合的 |
我国已经确定的探月工程计划为三个阶段: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2017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有消息表明,2009~2015年,中国将进入“嫦娥工程二期”,届时将进行两到三次的软着陆巡视勘察。目前我国进行此项任务的技术、物资条件和经济实力都已基本具备。这告诉我们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②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③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④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辛弃疾《木兰花漫》是一首“送月”诗词,对西落之月展开了连串探索性的追问。据此回答问题。“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大意是:当这边月儿西落时,那边的人们是不是正看见明月东升?对此王国维评论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这里的“神悟”
A.是词人头脑主观自生的 |
B.是词人对客观现象作出的一种反映,具有合理性 |
C.表明获得认识不一定需要通过实践 |
D.表明词人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
虽有“神悟”,但由于本身缺乏足够的科学知识,辛弃疾并不能解释“月轮绕地之理”及其他现象,他继续问道:“飞镜(指月亮)无根谁系?”“云何渐渐如钩?”这表明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
B.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受自身积累的主观因素的制约 |
C.以事实为依据就能准确认识事物 |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温家宝总理在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致辞中讲到我国在金融危机期间经济的发展是说“事非经过不知难”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