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比例尺1∶20 000),回答下列问题。
当教堂的影子偏向甲地时,最可能为该地的(均为地方时) ( )
A.9∶00 | B.12∶00 |
C.15∶00 | D.18∶00 |
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增大1倍,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乙、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原来的2倍 |
B.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际范围是原来的1/4 |
C.教堂的布局在图中更加清晰 |
D.如果等高距不变,等高线更加密集 |
新技术革命以后,美国工业区位选择总的趋势是 ( )
A.由集中走向分散 | B.由南部向北部扩散 |
C.由东部向西部扩散 | D.继续走向集中 |
炼铝厂、水产品加工厂、普通服装厂、啤酒厂的主要区位因素依次是()
A.原料、劳动力、能源、市场 | B.能源、市场、劳动力、原料 |
C.能源、原料、劳动力、市场 | D.劳动力、原料、市场、能源 |
影响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上海工业中心形成的共同因素是( )
A.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 | B.接近广大的消费市场 |
C.廉价而便捷的水运条件 | D.良好的农业经济基础 |
关于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错误的是()
A.水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
B.印染厂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地区 |
C.发电厂设置在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远离居民区和农田的地方 |
D.化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大风频的上风地带和河流上游地区 |
下列有关传统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传统工业部门主要有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学、飞机等 |
B.二战后,传统工业始终向大型化、联合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
C.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传统工业发展速度放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
D.70年代发展中国家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开始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