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左图为“某地气象资料图”,曲线代表各月平均气温变化,柱状图代表各月降水量。下右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戊为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左图所示气候类型的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6 月下旬,影响该地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分布状况和右图大致相同 |
B.该气候类型夏季受丙控制,冬季受乙控制 |
C.该地夏季受乙控制,冬季受丙控制 |
D.该气候类型的成因和黄赤交角无关 |
下列关于左图气候类型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A.这种气候类型大致分布在大陆西岸 |
B.七大洲中只有南极洲不存在该气候类型 |
C.雨热不同期是该气候类型的显著特点 |
D.该气候类型分布在20°~ 30°的纬度范围 |
分析图中天津的文化景观,回答:
由自然条件决定其主要功能的一组文化景观是()
A. | 甲乙 | B. | 乙丙 | C. | 乙丁 | D. | 丙丁 |
下列有关旅游活动增多对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对动植物的破坏②有利于背景环境的保护
③对文物石迹的破坏④有利于旅游资源的维护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将会促进我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佛教名胜游有普陀山
B.该地区旅游景观丰富多彩,具有多样性
C.该地区旅游市场大,主要为自然旅游景观
D.该地区旅游资源集群状况良好
2.在A地欣赏景观时应注意
A.领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 B.观赏时机 C.俯视 D.近观
2007年6月9日,国务院批准成都、重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加快了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相呼应的成渝经济区的崛起。英国《经济学家》7月28日一期发表文章,题目是“中国的芝加哥”。文章说,中国西南有一座巨型城市,名字叫重庆。它是这个国家将数百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艰苦努力的缩影。据此,结合下图,完成问题。关于重庆市外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各省区都有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 |
B.50%以上的外来人员来自周边省区 |
C.重庆市劳动力短缺是吸引外来人员的主要原因 |
D.距离越远的省区迁往重庆市的人员越少 |
广东省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的原因主要是
A.地缘联系密切 | B.迁移距离短 | C.投资创业经商 | D.劳动力过剩 |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完成:
气候区 |
人口合理容量 (亿) |
合理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
热带雨林气候 |
28.0 |
200 |
热带草原气候 |
14.13 |
90 |
温带草原气候 |
1.06 |
5 |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沙漠气候 |
0.18 |
1 |
热带季风气候 |
12.43 |
110 |
地中海气候 |
2.25 |
90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9.30 |
100 |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
7.35 |
30 |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
2.19 |
30 |
苔原气候 |
0 |
0.01 |
冰原气候 |
0 |
0 |
1.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
2.据表格判断,下列气候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D.热带雨林气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