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的约3800米。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图b)。

分析D湖沿岸夜间容易出现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发生原因及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该气象灾害的作用。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此图表示________半球。
(2)此图所示日期是________,北半球季节是________。
(3)图中各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点,白昼最短的是________点,二者相差________小时。
(4)北京时间为________。C点的时间是________。
(5)图中各点中,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可达到90°的点有________,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是________,图中与它角速度相同的点有________。
(6)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
(7)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读北半球锋面气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1 P2 ,P3三条等压线的数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
(2)若冷、暖锋都能带来降水,那么甲、乙、丙、丁四点中正在降水的是________。
(3)甲、乙相比气温高的是________;丙、丁相比气压高的是________。
(4)用箭头标出A地的风向。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如果这天以后北半球昼长开始小于夜长, 那么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
(2)这一天南半球各地的昼夜情况是________
(3)此刻这条晨昏线是________ (晨线、昏线),
(4)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
(5)此刻北京时间是________,北京日出时间是地方时________

读我国干旱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我国干旱频次>30的地区从南至北依次为流域、平原和平原。
(2)我国干旱频次>30的三个地区又是我国洪水灾害多发地区,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3)我国干旱频次>30的地区中,沙尘暴多发地区是,预防措施是

读“我国某地区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问题。

(1)A、B两地所处的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P是
(2)简述B地形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
(3)F处等温线走向为,其影响因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