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的约3800米。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图b)。
分析D湖沿岸夜间容易出现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发生原因及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该气象灾害的作用。
读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海区属于___半球(南或北)。
(2)A从处为___流,B处为___流(寒或暖);原因是____________。
(3)该海域价值最大的海洋资源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4)若该海区位于太平洋,则洋流A为_______,B为_______。
下表是我国甲、乙、丙三条河流各月流量资料(立方米/秒),分析回答。
河 |
甲 |
乙 |
丙 |
1月 |
1200 |
0 |
50 |
2月 |
1400 |
0 |
100 |
3月 |
1700 |
80 |
500 |
4月 |
4500 |
50 |
600 |
5月 |
6000 |
60 |
200 |
6月 |
12500 |
200 |
350 |
7月 |
11000 |
260 |
850 |
8月 |
7500 |
300 |
1100 |
9月 |
4500 |
220 |
700 |
10月 |
3000 |
100 |
500 |
11月 |
2000 |
60 |
300 |
12月 |
1000 |
50 |
100 |
(1)甲、乙、丙三条河流所在地区依次是( )
A.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南部沿海地区
B.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C.南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D.南部沿海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
(2)甲河的河水补给以______为主,流量随着______的多寡而变化。
(3)乙河1、2月份断流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少,导致径流量小B.气温高,蒸发强C.气温低,冰川难以融化D.东南季风难以到达
(4)丙河有两次汛期,第一次汛期是因为______;第二次汛期是因为____________。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
(1)填出海陆间循环各个环节名称:
A._____, | B.______, |
C._____, | D._____。 |
(2)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______、______,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3)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是______和______。
(4)各环节中,能使陆地上淡水不断得以补充的是______,人类影响最大的是______,三种循环所共有的是___(填字母代号)。
(5)如何理解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弧CAD为晨昏线;当天夜晚E地观察北极星,北极星的高度约为40°。),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C点是点钟、太阳高度角是。
(2)此时以和经线将地球分为两个日期。
(3)此刻太阳直射点坐标是,赤道上西半球夜晚的范围是。
(4)A地昼长为小时。这一天全球昼夜长短分布情况是
。
(5)一架飞机按最短距离由F飞向B,其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
读图(时间: 6月22日;曲线: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甲、乙、丙、丁。
(2)四地的的夜长分别是:
甲、乙、丙、丁。
(3)三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甲、乙、
丙。
(4)乙在丙的方向,乙在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