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
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
| 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
| C.③——大兴安岭西侧 |
| D.④——西经130度附近 |
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
|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
|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
|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
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的转换 |
|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 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
| 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完成4~5题。
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文④植被
| A.①② | B.②③ |
| C.③④ | D.②④ |
关于B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西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仅次于东部经济地带 |
| B.交通运输以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 |
| C.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得比较完整 |
| D.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 |
我国“十一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1~3题。这种划分是按
| A.单一指标划分的 | B.自然指标划分的 |
| C.综合指标划分的 | D.地理位置划分的 |
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 | 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 |
| C.各区域间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 | 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 |
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 A.整体性 | B.差异性 |
| C.开放性 | D.阶段性 |
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莫霍面以上圈层平均厚度为33千米 |
| B.古登堡面以下物质状态都接近于液态 |
| C.由地表到地心温度、压力都均匀地增大 |
| D.软流层以上都是由岩石组成 |
水圈的特点是[ ]
| A.连续而规则的圈层 | B.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
| C.不连续而规则的圈层 | D.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
北半球夏至日时,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 A.汕头 | B.海口 | C.武汉 | D.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