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
| B |
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 |
试管内壁都有水珠 |
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 |
| C |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
铝不能熔化 |
金属铝的熔点较高 |
| D |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震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
氧化性:Fe3+>I2 |
已知299 K时,合成氨反应 N2 (g ) + 3H2 ( g )
2NH3 ( g ) △H =" -92.0" kJ/mol,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和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
| A.一定小于92.0 kJ | B.一定等于92.0 kJ | C.不能确定 | D.一定大于92.0 kJ |
.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已知:氧化性Fe2+<Ni2+<Cu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Ni |
|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减少与阴极质量增加相等 |
|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 和 Zn2+ |
|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
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的中和热可表示为:
H+(aq)+OH-(aq)=H2O(l); △H=-57.3 kJ·mol-1,又知在溶液中反应有:
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Q1kJ·mol-1,
1/2H2SO4(浓)+NaOH(aq)=1/2Na2SO4(aq)+H2O(l) ;△H=-Q2 kJ·mol-1
HNO3(aq)+KOH(aq)= KNO3(aq)+H2O(l);△H=-Q3 kJ·mol-1
则Q1、Q2、Q3的关系正确的是
| A.Q2 > Q3 > Q1 | B.Q2 > Q1 > Q3 | C.Q1 = Q2 = Q3 | D.Q2 = Q3 > Q1 |
CuCO3和Cu2(OH)2CO3的混合物34.6 g,可恰好完全溶解于300ml、2 mol.L-1的盐酸溶液中,加热分解等量的这种混合物可得CuO的质量()
| A.16.0 g | B.19.2 g | C.24.0 g | D.30.6 g |
下列溶液中能用来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①澄清的石灰水 ②氢硫酸 ③氯水 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⑤氯化钡溶液 ⑥品红溶液
| A.①④⑤⑥ | B.②③④⑥ | C.①②③⑥ | D.②④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