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3517Cl |
B.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
C.HClO的电子式:![]() |
D.对羟基苯甲醛的结构简式:![]() |
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陈述I |
陈述Ⅱ |
A |
KSCN溶液也可检验Fe2+ |
待测液先后滴入足量氯水和几滴KSCN溶液后变为血红色,证明待测液含Fe2+ |
B |
SO2具有漂白性 |
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
C |
NaHCO3为强碱弱酸盐 |
NaHCO3溶液显碱性 |
D |
反应物比例不同可导致产物不同 |
铁与氯气化合可能生成氯化铁,也可能生成氯化亚铁 |
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A.在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Fe2+、NO3-、I- |
B.在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H4+、ClO—、S2- |
C.在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K+、Al3+、SO42‾、F— |
D.在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Ba2+、Na+、Br‾、NO3‾ |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成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 |
B.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能保持蛋白质的生理活性 |
C.可以用无水硫酸铜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 |
D.油脂是食物组成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
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 其中T的单质常用于半导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含X元素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T<Z |
C.Z的最高价氧化物常用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氨气 |
D.五种元素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静置 |
溴水层褪色 |
溴和苯发生加成反应 |
B |
向溶液中加入盐酸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溶液中一定存在Ag+ |
C |
在0.1mol·L-1CH3COONa溶液中,加两滴酚酞显浅红色,微热 |
红色加深 |
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
D |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
试纸变蓝色 |
浓氨水呈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