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X、M都是中学教材常见元素,下列对两个离子反应通式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甲)AO3n-+Xn-+H+→X单质+H2O(未配平);(乙)Mm++mOH-=M(OH)m↓
①若n=1,则XO3n-中X元素为+5价,X位于周期表第ⅤA族
②若n=2,则X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与它的氢化物反应
③若m=1,则M(NO3)m溶液和氨水互滴时的现象可能不同
④若m=2,则在空气中蒸干、灼烧MSO4溶液一定能得到MSO4
⑤若m=3,则MCl3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定生成M(OH)m
A.④⑤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 |
氨水中存在的粒子有
①NH3②NH3·H2O ③H2O ④OH-⑤NH⑥H+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⑤⑥ |
C.①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⑥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KMnO4溶液、石蕊试液褪色 |
B.能使品红褪色的不一定是SO2 |
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
D.盐酸能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所以盐酸也有漂白性 |
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
A.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
B.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C.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钙溶液 |
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等浓度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 |
实验室里可按如图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R可用水吸收,则R是
A.HCl | B.Cl2 | C.CO | D.NH3 |
对于反应MnO2 + 4HCl(浓)MnCl2 + 2H2O + 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生成7.1 g Cl2,则转移0.1 mol电子 |
B.MnO2是氧化剂 |
C.HCl是还原剂 |
D.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