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丁的原子核外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乙、丙、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丙的单质可用于冶炼金属 |
| B.甲与丁形成的分子中有非极性分子 |
| C.简单离子半径:丁 > 乙 > 丙 |
| D.甲与乙形成的化合物均有强氧化性 |
已知X、Y中含有相同的元素,Z、W中也含有相同的元素,根据反应X+H2O→Y+H2↑;Z+H2O→W+O2↑(方程式均未配平),可推断X、Y中及Z、W中相同元素的化合价的高低顺序为 ( )
| A.X>Y,Z>W | B.X<Y,Z<W |
| C.X>Y,Z<W | D.X<Y,Z>W |
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浓)====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上述3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
| B.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BrO3>KClO3>Cl2>Br2 |
| C.反应②中若得到6.72 L Cl2(标准状况),则电子转移个数为3.01×1023 |
| D.③中1 mol氧化剂参加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
ClO2遇浓盐酸会生成Cl2,反应方程式为2ClO2+8HCl====5Cl2+4H2O,该反应中若转移电子的数目为9.632×1023,则产生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
| A.11.2 L | B.33.6 L | C.22.4 L | D.44.8 L |
某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6种:NO、FeSO4、Fe(NO3)3、H2O、HNO3和Fe2(SO4)3。其中HNO3为反应物,则该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还原剂为 ( )
| A.NO | B.FeSO4 |
| C.Fe(NO3)3 | D.Fe2(SO4)3 |
在一定条件下KClO3与I2发生下列反应:2KClO3+I2====2KIO3+Cl2,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 A.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是10 |
| B.I2是氧化剂 |
| C.还原性Cl2>I2 |
| D.还原产物为KIO3,氧化产物为Cl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