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②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有部分或全部被氧化;③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I-、Fe2+、Br-均被完全氧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最大的是
A.糖水 |
B.石灰乳 |
C.氢氧化铁胶体 |
D.淀粉溶液 |
用石灰水、小苏打、淀粉和食醋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碘盐中碘的检验 |
B.暖瓶中水垢的除去 |
C.食盐和纯碱的鉴别 |
D.鸡蛋壳主要成分的检验 |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氧化物的是
A.尿素、赤铁矿石 |
B.金刚石、水 |
C.液氧、氯酸钾 |
D.汞、碘酒 |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CO2混合气体,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氦气密度的8倍,这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p1,若控制容器的体积不变时,加入足量的Na2O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电火花点燃至反应完全,恢复到开始时的温度,再次测得容器内压强为p2,则p1和p2之间的关系是
A.p1=8p2 | B.p1=4p2 |
C.p1=2p2 | D.p1=p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
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
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 L |
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