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 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 把自己当做泥土吧 /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鲁黎的这首《泥土》启示我们( )
①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同时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③自觉投身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2010年4月27日,五年一度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900多名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成就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这说明
| A.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
| B.人们的劳动只有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实现自己价值 |
| C.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
| D.价值是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
据报道,陕西省咸阳市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目前尚未完全摆脱贫困,有的村民连吃水难、行路难问题还没有解决。然而,这里的一些乡村热衷于建广场、立雕塑、修花坛、移大树,花费巨额资金“打造”新农村“示范村”,还有的乡村为了应付领导参观修遮羞墙、建仿古门,甚至毁良田、挖果园建新村。这些做法( )
①不利于维护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②违背了群众路线、群众观点
③说明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发展
④说明创新不一定推动社会发展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②④ |
在我国农村改革中,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选了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创办了第一批乡镇企业,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 )
| A.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
| B.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 C.社会变革的引导者 |
| D.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选举法修正案,首次实现城乡“同票同权”。从“同票不同权”到“同票同权”,选举制度的完善是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人口结构比例发生较大变化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这体现了( )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
| B.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
| 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
| D.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
有关专家指出,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有新的突破,真正走上产业化、现代化之路,必须大力发展以专业合作社为重点的合作经济组织,这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完善、补充,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上述材料表明( )
| 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
| B.生产力的变化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
|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
|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