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原来1件商品A=10件商品B,1件商品B=2件商品C。现在生产商品A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1件商品B,3件商品C,生产商品B的条件不变。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1件商品A现在可兑换20件商品B
②现在1件商品A可以兑换24件商品C
③生产商品C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0%
④生产商品C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中华文明无处不在。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立法家梭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从侧面说()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③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文化的内在要求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天津市有非常丰富的传统美食,如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茶汤、干果、熟梨糕等民间特色小吃。假如天津市应邀到德国慕尼黑市举办一个传统美食节,邀请你为此次文化交流拟一个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
A.弘扬传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 B.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面向世界 |
C.博大精深,求同存异,相互尊重 | D.尊重差异,平等协商,文化共享 |
2014年2月26日傍晚,某市90后女孩小余跟朋友乘坐出租车时,因在打电话时夹杂着“脏字”和网络用语,引起司机批评,随后双方发生了的争执。这说明()
①文化观念的不同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②文化观念的差异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经济利益的对立冲突决定文化观念的对立与冲突
④文化环境的差异必然导致人们文化观念的差异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创意产业是文化与经济全面融合的产物,知识经济出现以后,文化和艺术经济开始成为全世界发展的新趋势。文化的力量总是无声地融入经济、政治和社会中,孕育无形的凝聚力、向心力及亲和力。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③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④文化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西游记》是我国著名的神话小说,其中塑造出的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以及牛魔王等,都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这些神话形象都可以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找到各自的影子。如果人们在实践中根本就没有遇见过猴、猪与牛等动物,作者吴承恩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这些形象描绘出来的。这说明()
A.文化是对神的描绘 | B.文化是神的恩赐 |
C.文化是精神的产物 | D.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