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以下对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表述不相符的是
A.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实行印巴分治 |
B.1952年,纳赛尔领导的埃及革命和辛亥革命一样具有反帝反封性质 |
C.1959年,古巴通过武装斗争,建立起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
D.玻利瓦尔是拉美独立运动中杰出的代表,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
阿巴斯曾打着“走阿拉法特的路”的竞选口号当选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你认为下列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阿拉法特的名言是
A.“这不是我个人的战斗,也不仅是以色列领导人的战斗。它是我们所有国家全体公民和每一位公民的战斗。生活在和平之中是他们的权力。” |
B.“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抢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 |
C.“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 |
D.“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
雨果:“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这一局面正式形成于
A.1991年 | B.1993年 |
C.1995年 | D.2007年 |
右图是1938年9月参加慕尼黑会议的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分析慕尼黑会议体现强权政治的最突出表现是
A.禁止当事国出席会议 |
B.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
C.允许法西斯国家参加 |
D.无视美国、苏联的存在 |
1935——1942年,美国政府设立的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约130多亿美元,雇佣了850万名工人,修建了大量的道路、桥梁、机场、公园、游戏场、水库等。以上体现了美国政府
A.加强对经济的限制 | B.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 |
C.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 | D.做反法西斯战争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