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维克多•雨果
材料二: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处。
——瓦德西
请回答:
(1)“夏宫”指的是什么地方?两个强盗指的是什么国家?他们何时闯入夏宫的
(2)材料二所说的是什么事情?这次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危害?
(3)瓦德西当时任什么职务?
(4)通过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2013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双方全面规划了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共同努力构建中美大国关系。中美关系是大国关系的典型代表,具有全球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海盗。——尼克松在《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1960年11月4日)
材料二 尼克松总统向迎候在机场的周恩来总理首先伸出手去,两位领导人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多年没有交往啊!”
材料三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双方要始终坚持合作共赢、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坚持不懈地推进两国各界友好交往,共同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和探索构建中关新型大国关系。
——杨洁篪《纪念尼克松首次访华座谈会》(2013年5月3日)
(1)结合5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分析材料一中尼克松反对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为何不能成立?(举两例,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尼克松对华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1分)“两位领导人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是在哪一年?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在上海签署了什么文件?
(3)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应如何发展的认识?(1分)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
(2)概括材料二中李鸿章除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以外其它方面的强国举措。
材料三: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3)根据材料三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材料四: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4)根据材料四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摘自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摭言
材料三: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今天下安危,系之於朕。故日慎一日,虽休勿休。……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摘自吴兢《贞观政要》
(1)请写出材料一中“扫六合”的秦王名字。秦王扫六合,诸侯尽西来主要指秦王的什么功绩?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英雄”、“长策”各指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一“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和材料三的有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个在历史上都曾称为“秦王”的统治者各自统治的特点?
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通常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过程,留下了许多值得人们深思的经验和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一是煤烟滚滚,烟雾弥漫,正是煤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英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时期。二是河流的污染,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化学印染工业的发展,由于工厂主只顾自己的利益,直接将污水排进河中,使河流遭到污染。三是自然环境的恶化,工业革命中,钢铁业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对环境的破坏相当严重,直接导致了对森林的大肆砍伐。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三 我们一个很大的成果是创作了利用市场机制的方法来解决酸雨控制的问题。……在环境执法方面,在美国我们建立了一种处罚的措施,可以处罚剥夺公司由于不进行环保行动而获得的任何经济收益。……在美国,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提高能源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舒适度。
——人民网《美国环保协会主席谈美国环境保护的经验与教训》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主要揭露了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造成大气、河流污染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的具体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是怎样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
(4)综合以上材料,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21世纪以来,美国调整外交战略,重返亚太,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将冷战思维引入亚太……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试论泠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请回答:(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核心内容。
(2)根据材料二,你能判断出这是什么计划吗?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国协助西欧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