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藤湖南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中认为:“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这种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经济高度发达,审美情趣高雅 |
B.国家高度统一,民族融合加强 |
C.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
D.社会道德败坏,文化低级庸俗 |
2010年1月第40届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三个“重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
A.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
C.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 | D.动荡局势的加剧 |
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下史实属这一范畴的是
①英国圈地运动②中国1952年底完成土地改革③苏联的农业集体化④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
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伯顿·小福尔索姆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下列各项中能为作者的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A.政府财政赤字加剧 | B.金融市场被扰乱 | C.失业人口增多 | D.民主制度遭破坏 |
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单位:亿美元)对表中数据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表中的经济现象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
B.欧、日经济的发展威胁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
C.福利政策的实施减缓了美国经济发展步伐 |
D.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