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藤湖南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中认为:“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这种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 A.经济高度发达,审美情趣高雅 |
| B.国家高度统一,民族融合加强 |
| C.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
| D.社会道德败坏,文化低级庸俗 |
“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曰市井”。战国时期,“市井”、“闾肆”等词的出现反映了
| A.城郊“草市”的形成 | B.“市”突破城的界限 |
| C.城市中商业区的产生 | D.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
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 | B.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 |
| 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 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 |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最确切的是
| 材料 |
结论 |
|
| A |
梭伦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 |
梭伦改革使雅典男性公民在政治上获得了平等的权力 |
| B |
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 |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
| C |
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
反映了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 |
| D |
有学者认为:“冷战结束后,两极世界也随之消失,现在世界正处于分散时代。” |
“冷战”结束后国际新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
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 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
|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了人民不满 |
图是反映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漫画,图右边是新教,左边是天主教,一本《圣经》就比教皇和教士都重。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 A.人们在教皇与《圣经》之间难以抉择 |
| B.《圣经》的作用和地位是由教皇决定的 |
| C.《圣经》是人们的最高权威和最高信仰 |
| D.新教战胜了天主教并取得统治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