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位大学者的诗曰:“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生意”的根源,也就是“天地生物之心”,藉以识“仁”。与此思想观点最为接近的是(   )

A.格物致知 B.致良知 C.心即理也 D.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某生历史课堂笔记,请你判断他所记述的内容应为

A.北魏的均田制 B.太平大国的土地政策
C.孙中山的平均地权 D.中共的土地改革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往往足君子之泽,数世而斩。所谓‘千年土地八百主’的谚语正是惯见人世沧桑之后的概括。”文中的谚语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

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 B.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变迁
C.自然经济渐趋瓦解 D.土地所有权的非连续性

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材料说明雅典

A.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
B.法官审案时具有很强的主观意志
C.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仅凭被告情感
D.被告的正式答辩注重策略和技巧

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之一。对以下两张图片的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A.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勇于斗争不惧牺牲的精神
B.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C.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
D.反映了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破坏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下图是1926年10月10日上海三兴烟草公司在《申报》上刊载的一则香烟广告。运用该材料研究下列历史主题呈现最为全面的一项是
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③物质生活的变迁④大众传媒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