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鸦片战争 | B.中日甲午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 | D.抗日战争 |
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材料说明当时
A.西餐馆服务周到、营养卫生 |
B.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 |
C.西餐馆主要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 |
D.西餐馆已由通商口岸进入内地 |
衣食住行作为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下列图片反映的服饰属于中西合璧的产物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
D.中国共产党成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
下表是我国人口流动统计表,表中人口流动的主要时代原因是
年份 |
流动农民工总数 |
1985-1990年 |
2118万 |
1992-2000年 |
12900万 |
2008年 |
14041万 |
A.农村自然灾害的影响 B.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C.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 D.农村人多地少引起
在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的社论提出:“这是一个必须认真吸取的历史教训。(……)决定从明年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上来。这是我们党在进行新长征中的重大战略决策。”文中空白处应填充的内容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
B.经济建设和“文化大革命”方面 |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