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为捍卫阶级利益,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保国会的成立推动预备立宪运动的出现 |
B.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民主革命运动兴起 |
C.国民党为反对袁世凯专制发动二次革命 |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北伐战争开始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作者评论的是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
C.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基础 |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
“宋……田制不立,圳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冒伪,未尝考按(不曾追究查办),故赋入之利视前代为薄”。这体现出宋代
A.财政困难,入不敷出. | B.地主土地私有制得到发展 |
C.人口减少,经济倒退. | D.农民承担的赋税更加沉重 |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道:“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体现的政治制度是
A.皇权专制与分封制 | B.世袭制与中央集权制 |
C.皇帝制度与世袭制 | D.宗法制与郡县制 |
《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说明:
A.《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
B.儒家的解读强调《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 |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笔浪漫风格的先河 |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和资金是独一无二的,任何发展中国家都有求于
发达国家。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发达国家同样会有求于发展中国家,只要发展中国家所拥
有的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如中国和印度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等。利益分配的键在
于大家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是
A.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互补性 |
B.全球化的利益分配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自身资源 |
C.发达国家掌握全球化主动权并获得最大收益 |
D.全球化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加剧了全球利益的失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