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
C.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 |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上述社会风貌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
晚清外交家黄遵宪在一首咏物诗中写道:“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诗中歌咏的新奇事物是
A.邮政 | B.电话 |
C.电报 | D.电影 |
某同学就“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归纳出下列四项“中国第一”,其中不准确的是
A.《申报》是中国第一份近代化报刊 | B.《定军山》是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
C.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 D.中国第一条自建电报线出现于台湾 |
金陵兵工厂1937年11月迁重庆,广东第二兵工厂1938年4月迁重庆,济南兵工厂1938年4月由西安再迁重庆,上海炼钢厂1938年8月由汉阳再迁重庆。上述工厂内迁重庆的历史背景主要是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B.官僚资本急剧膨胀 |
C.国民政府实行经济统制 | D.国共内战全面爆发 |
据统计,20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该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之一是
A.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 B.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
C.资金少,技术力量极薄弱 | D.受到外国资本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