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底,美国就开始对即将召开的某次会议极力阻止,他们认为:如果参加此次会议的国家对举行没有西方参加的会议产生了兴趣,从而在联合国内部形成一个强大的反西方集团;其次,会议将为周恩来传播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提供一个极好的讲坛。对这次会议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公约 |
B.推动了“万隆精神”的形成 |
C.表明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D.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交流 |
在凡尔赛体系下,中东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 )
A.巴尔干地区成立民族国家 |
B.奥斯曼帝国瓦解 |
C.德国丧失了海外殖民地 |
D.奥匈帝国瓦解 |
对奥、匈、保、土条约内容的共同点是都要求战败国( )
①限制军备 ②分割领土
③赔款或财政监督 ④放弃海外殖民地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列有关《洛桑条约》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洛桑条约》是在承认土耳其国家独立的基础上签订的 |
B.《洛桑条约》对土耳其来说是较为有利的新的和平条约 |
C.在《洛桑条约》中土耳其的基本主权得到承认 |
D.《洛桑条约》的签订表明土耳其成为亚洲强国 |
一战期间,各国都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和干预经济的机构,它们的主要职能有( )
①分配政府定单 ②控制原材料的供应
③协调各种经济关系 ④垄断对外贸易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批妇女进入了生产部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一些欧洲国家的妇女陆续取得了普选权。这表明( )
A.战争改变了社会的结构 |
B.战争在客观上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
C.战争必然促进社会进步 |
D.妇女的重要作用在战争中被逐渐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