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依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观测点的相关信息记录在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底层新老关系 |
地层代号 |
观测点坐标 |
新![]() 老 |
C |
(31°38′13″N,117°50′12″E)(31°37′54″N,117°50′59″E) |
D |
(31°38′10″N,117°50′19″E)(31°37′57″N,117°50′52″E) |
|
S |
(31°38′05″N,117°50′32″E)(31°38′01″N,117°50′43″E) |
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A.南北方向 | B.东西方向 |
C.西北—东南方向 | D.东北—西南方向 |
该小组考察的构造地貌为
A.背斜山 | B.背斜谷 | C.向斜山 | D.向斜谷 |
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A.地热 | B.核能 |
C.煤、石油 | D.潮汐能 |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
A.核裂变反应 | B.核聚变反应 |
C.耀斑爆发 | D.太阳风 |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行星,主要表现在地球( )
A.自西向东自转 | B.具有大气层 |
C.存在生命现象 | D.拥有卫星 |
甲、乙、丙、丁中表示地球公转轨道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图为我国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16日发育及收获进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该农作物在甲乙两地的发育晚于同纬度地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较少 | B.地势较高 |
C.技术落后 | D.旱灾频发 |
该农作物在丙地与同纬度内陆地区同时成熟,但丙地收割却较晚的原因可能是()
A.阴雨天气不利于收割和晾晒 |
B.机械化水平低影响收割进度 |
C.劳动力短缺影响收割进度 |
D.市场价格走低导致农民收割意愿不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