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为2003年~2009年南通市人口变化情况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年份 |
常住人口(万人) |
城镇人口(万人) |
2003 |
748.38 |
290.37 |
2004 |
745.78 |
325.16 |
2005 |
732.28 |
326.60 |
2006 |
724.93 |
339.99 |
2007 |
717.95 |
348.92 |
2008 |
714.77 |
359.17 |
2009 |
713.37 |
375.95 |
表资料说明南通市
A.城市化水平在不断上升 |
B.城市化速度在不断加快 |
C.2007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 |
D.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正不断上升 |
城市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内涝增多 | B.地下水位上升 |
C.生物多样性减少 | D.降水减少 |
河流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运动。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经历涨急涨憩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是指落潮流流速由最大降低为0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下图为河口流速(指向下游)和含沙量过程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河口含沙量最大时刻出现在
A.涨急时刻 | B.涨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 |
C.落急时刻 | D.落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 |
在一个涨落全潮过程中,泥沙总的运移情况是
A.向上游移动 | B.向下游移动 |
C.在原地不动 | D.向上游和下游皆有可能 |
如图所示,虚线表示等潜水位线,等潜水位距为8 m;实线表示等高线,等高距为10m。图中河流的流向和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是
A.向西流,河水补给潜水 | B.向西流,潜水补给河水 |
C.向东流,潜水补给河水 | D.向东流,河水补给潜水 |
埋藏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为承压水。承压水能够自由上升的海拔高度称为承压水位。承压水位相同的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水压线。承压水含水层上部的隔水层底面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称为含水层顶板底面等高线。下图为“某区域承压水勘察站等值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勘察站点②处的承压水埋藏深度是
A.2米 | B.8米 | C.10米 | D.12米 |
勘察站点①②③④四处可能出现自流泉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区域。读下面左右两图和资料,回答以下问题。左图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是
A.城市化水平中部高,四周低 | B.城市化水平东西高,南北低 |
C.城市化水平四周高,中部低 | D.城市化水平中部高,南北低 |
黄浦江西岸的外滩历史上一直是上海的金融商务中心,80年代后形成了以陆家嘴---外滩为核心的金融商务区,有关其形成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速度快,市民购买力强 | B.城市交通通达度提高,交通便利 |
C.政府政策规划,引导功能区形成 | D.延续早期土地利用方式,基础好 |
下图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读图回答以下问题。四个区域中农业地域类型以牧牛业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草场茂密,光、热不足 |
B.乙--土壤肥沃,雨热适宜 |
C.丙--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平原面积大 |
D.丁--地面平坦,水网稠密 |
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粮食商品率高 | B.乙-机械化水平低 |
C.丙-水利工程量大 | D.丁-市场适应性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