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情况。
材料二 :我国能源利用情况。
材料三:我国2000~2008年能源消费与GDP对照表
(1)材料一表明,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 ,尤其是 更少。„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 , 和 是主要特点。
(3)若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比小于1,则本年单位GDP能耗较上年降低,大 于1则较上年上升。2000年~2008年间,我国单位产值能耗较上年增幅最大的是 年,其原因可能是 。(填数码)
①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②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 ③汽车拥有量大幅上升 ④新能源广泛利用
(4)近年来,我国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下图为某极点上空的俯视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月22日3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气压带为,此时,地球运行至(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亚洲大陆上形成压,北太平洋上形成压。此季节我国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2)C点的昼夜分布状况为,C点的地理坐标为。
(3)下图中三条线表示从A到B各地当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_ _。
(4)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与B点相等的另一条纬线可能为。
位于小河右岸的某校同学可以在不过河的情况下利用铁塔及其影子测算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在12月22日正午北京时间为12月23日1时整,测得太阳高度为β=68º,过几天后,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α,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位于_______半球。该河流向为,河岸被侵蚀较严重的岸(南岸或北岸)。
(2)推断塔所处的经度是_____、纬度是________。测β时该地的昼夜状况是,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变(快或慢),此季节该地气候特征是。
(3)从Q~R,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向_______移(南或北)。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大或小)。
(4)铁塔所在区域所处的风带是_________,图中海洋是________洋。
读下图“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代表作用大气的三个力,其中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是________,表示地转偏向力的是________表示摩擦力的是________。
(2)a、b、c三力中,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只改变风向的力是________。
(3)风一旦形成,马上会受到图中a、b、c三力中________的影响,使风向偏转,北半球向________偏转,南半球向________偏转。
(4)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_(南、北)半球的大气运动。
读“大气垂直分层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层主要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
(2)B层________部冷,________部热,空气以________运动为主。
(3)A、B、C三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__(填字母),现代飞机多在________(填字母)层飞行;________(填字母)层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防紫外线的天然屏障,________(填字母)层中80—90km高空中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相关问题。
(1)A点所在地的经度位置是________,纬度位置是________,A点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图中A此时点是________时
(2)B点在A点的________方向,处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正值________(节气)。
(3)某物体从A点向B点运动时,先是向________偏,后又向________偏,这是地球________运动的结果。
(4 )A点随着地球自转从日出到第二天日出,花了________小时,叫-个______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