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单位制(简称SI)中,力学和电学的基本单位又
(米)、
(千克)、
(秒)、
(安培)。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静电力常量
”的单位应为
| A.kg·A2·m2 | B.kg·A-2·m3·s-4 | C.kg·m2·A-2 | D.kg2·m2·A-2 |
一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由甲地出发,经过一段时间撤去拉力,滑到乙地刚好停止。其v—t图如图所示,则
| A.物体在0~t0和t0~3 t0两个段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之比3:1 |
| B.物体在0~t0和t0~3 t0两个段时间内,位移大小之比1:2 |
| C.物体受到得水平拉力F与水平地面摩擦力f之比3:1 |
| D.物体受到得水平拉力F与水平地面摩擦力f之比2:1 |
某物体以速度v0=9m/s从A点竖直向上抛出,经过一段时间到达B点,AB距离为4m,且位移方向为正,则物体由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
| A.1.0s | B.0.9s | C.0.8s | D.0.44s |
如图a为我们生活中斧子劈开树桩的实例,树桩容易被劈开是因为楔形的斧锋在砍进木桩时会产生很大的侧向压力。为了分析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可简化成如图b所示,已知斧子是竖直向下且对木桩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斧子楔形的夹角为
,不计斧子的重力,则
A.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大小为![]() |
B.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大小为![]() |
C.当斧锋夹角 越大时,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越大 |
D.当斧锋夹角 越小时,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越大 |
下列物理学公式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为压强, 为密度) |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为压强, 为密度) |
C.爱因斯坦提出的质量与速度关系 ( 为静止质量, 为光速, 为物体速度) |
D.爱因斯坦提出的时间与速度关系 ( 为静止时间, 为光速, 为物体速度) |
一轻弹簧竖直放置在地面上,轻弹簧下端与地面固定,上端放着一质量为 m 的水平钢板,先用一定的竖直力F把钢板进一步下压至稳定,某时刻撤去力F,从撤去时算起至钢板上升到最高点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板m在上升过程中的最高点恰为弹簧的原长处 |
| B.钢板m在弹簧原长处钢板的速度最大 |
| C.钢板m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一直减小 |
| D.钢板m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一直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