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将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倾角的粗糙斜面的底端,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点.现将物块拉到A点后由静止释放,动摩擦因数
,整个运动过程的最低点再B点(图中B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可能在O点右上方 |
B.整个过程中物体的最大动能小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
C.从A到B的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物块机械能的减小量 |
D.A点弹簧的弹性势能一定大于B点弹簧的弹性势能 |
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在电场中分成A、B、C三束,如图所示,其中( )
A.C为氦核组成的粒子流
B.B为比X射线波长更长的光子流
C.B为比X射线波长更短的光子流
D.A为高速电子组成的电子流
原子核X经β衰变(一次)变成原子核Y,原子核Y再经一次α衰变变成原子核Z,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核X的中子数减核Z的中子数等于2 |
B.核X的质子数减核Z的质子数等于5 |
C.核Z的质子数比核X的质子数少1 |
D.原子核X的中性原子的电子数比原子核Y的中性原子的电子数少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康普顿发现了电子 |
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C.贝克勒尔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 |
D.伦琴发现了X射线 |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 )
A.原子不可再分 | B.原子的核式结构 |
C.原子核还可再分 |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
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它放出一个α粒子后,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测得α粒子和反冲核轨道半径之比为44∶1,如图所示,则()
A.α粒子与反冲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B.原来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为90 |
C.反冲核的核电荷数为88 |
D.α粒子和反冲核的速度之比为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