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和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的辉煌成果。
——节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生产的革命”这一历史阶段被称为什么时代?
时代名称: 。(2分)
材料二 图1、图2。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导致图1、图2所示能源变化的主要因素。
图1:
图2:
材料三 然而,在工业革命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科学的历程》(吴国盛)
(3)你同意材料三的观点吗?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是否同意: 。
理由:
。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材料二:“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点,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关键是发展经济;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是邓小平在党的哪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观点?这一观点体现了他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哪一指导思想?
(2)材料二中提到的“党的基本路线”是在党的哪次重要会议上提出来的?这一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按照“认清国情,科学决策”这一决策程序,党中央在制定这一基本路线时,考虑的我国基本国情是什么?
(3)材料二是邓小平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发表的讲话?这些讲话有什么重要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材料二:“必须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这两句话是江泽民分别在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上作的报告内容。
(1)材料一是由谁提出的?
(2)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为了保证学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于哪一年颁布实施了哪一法律文件?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又实施了哪一教育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奠基工程是什么?
(4)国家实施的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为宗旨的工程的名称是什么?
(16分)文学艺术和体育运动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健康、快乐、文明和幸福。请回答:
(1)连线
老舍《梁三伯与祝英台》
茅盾文学奖《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郭沫若历史剧《武则天》
首部彩色戏剧片《茶馆》
阅读以下材料
(2)据以上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正走向世界体育强国的表现。
(3)分析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原因。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1年7月8日,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秘密登上了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波音707飞机飞抵北京。7月9日至11日,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会谈。7月16日,双方发表了会谈公告。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将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候访问中国。基辛格访华是打开中美两国关系大门的一次成功访问。
——摘自百度文库
材料二:李克强说,近来中美关系受到的严重干扰不符合双方利益。希望美方切实尊重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维护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基辛格表示,中国的繁荣富强对全世界都有利,中国的重大关切应该得到尊重。美中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巨大的合作潜力。他将继续为促进美中关系的发展而尽力。
——摘自新华网
(1)基辛格秘密访华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2)尼克松访华的最重要成果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3)当前中美关系有合作也有分歧。请你说说中美关系该如何发展才符合两国乃至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香港传媒评价:“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一“创造”也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开辟了新途径。
材料二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台独”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着中国和平统一的进程,而且威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摘自江泽民的讲话
材料三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2013年6月13日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面,重申国民党坚持“九二共识”与“反对台独”的立场,并首度提出“一个中国架构”,响应大陆“一个中国框架”的诉求。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邓小平对收回香港的“天才创造”是指什么?
(2)香港、澳门分别是何时回归祖国怀抱的? 它们的回归有何历史意义?
(3)据材料二指出影响台湾和平统一的两大主要障碍。
(4)材料三中提到的“九二共识”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有人说:“台湾问题是一个国际性问题”,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