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古至今,我国成功的民族政策、良好的对外关系令许多国家称道,重视和认真处理民族关系仍然事关国家治安、社会进步和民族兴衰。
材料一:公元前3世纪中国已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1)请回答促使该局面形成的人物是谁?列举他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的贡献(三点)。
材料二: 以达赖为首的分裂主义势力策划、煽动、制造的“3·14”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妄图达到分裂国家、实现西藏独立的目的。其罪恶行径,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威胁。“西藏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清朝统治者特别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设置什么机构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地区?此措施反映了该阶段的什么特征?
(3)为了解决港、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港、澳已经回归,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
(4)结合材料和现实,请你说一说在今天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班同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围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个主题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同学们了解到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期既有许多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并列举出了以下几个严重失误:①“大跃进”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同学们还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的途径,找出了以下三张图片:
(1)请将三张图片的英文字母代号与代表严重失误史实序号对号入座,填于下表空格中。
序号 |
① |
② |
③ |
图片 |
(2)“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以史为鉴,通过对“③‘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探究,你认为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3)通过对这个主题的研究,了解到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了一些弯路,出现过一些失误,请你说说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时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图①情景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彻底摧毁了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2)观察图②情景,“入社”的“社”指什么?“入社”就是要引导农民走什么道路?
(3)哪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与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有直接关系?从图①到图②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9月,为筹建新中国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府主席。确定了国旗、代国歌、国都和纪念方法,还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材料二:
(1)材料一指的是哪次会议?它通过一个文件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该文件的名称是?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
(3)材料二反映的事件有何历史意义?以后每年的这一天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资借鉴的地方。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三个盛世局面。(6分)
(2)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两个典型事例。(2分)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的音符。
(3)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隋朝君主。(1分)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4)结合本主题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请回答:
(1)材料一与唐朝时期的什么制度有关?(2分)这一制度中常设的科目有哪些?(2分)从材料中的这句话可以看出其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这句话是唐太宗说的,由此可看出其民族政策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
(3)列举三个表现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具体史实。(3分)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三条唐朝繁荣的原因。(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