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果蝇的杏红眼与白眼、黄身与黑身两对相对性状,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一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另一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均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现让一只甲果蝇(杏红眼黄身♂)与一只乙果蝇(杏红眼黑身♀)单对多次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为杏红眼黄身(178只)、白眼黄身(143只):杏红眼黑身(182只)、白眼黑身(139只)。请根据该杂交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杂交实验后代中杏红眼与白眼这对相对性状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甲果蝇的基因型是           
(2)杂交实验后代中出现的黄身雌果蝇与甲果蝇有关身色的基因型是否相同?      。只考虑该对相对性状,若想判断出身色的显隐关系,可采用的交配组合方式为          与甲果蝇杂交。如果后代         ,则黄身为显性;如果            ,则黑身为显性。
(3)在实验室中利用定量培养基来培养果蝇时,其幼虫数目与羽化为成蝇数目的关系如图。试问在培养基中放养多少只幼虫时,其存活率超过50%?(   )

(A)30只        (B)40只       (C)50只        (D)60只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下面的碳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微观上看,过程③主要是在细胞内_____进行的。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①是_____;碳主要以_____的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3)参与过程④的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它们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_____。
(4)太阳光能照射到地球表面后,大部分被吸收并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热量,热量最后以_____形式再辐射;太阳光能在植物体内的转换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能量流动;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_____,因而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6)从上图可知,减少温室效应的最关键的措施是:
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为体液免疫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属于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的是_____(填编号)。
(2)G过程主要在_____中进行
(3)若抗原物质是酿脓链球菌,常常会累及心肌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记忆B细胞和效应B细胞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右图是神经系统的部分结构和胰岛细胞联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中填序号,“”上填内容):

(1)饭后血糖浓度的升高会刺激下丘脑某一区域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膜电位是。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使[ ]向突触间隙释放,促使胰岛细胞合成和分泌
(2)与胰岛细胞中该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相关的具膜细胞器除了线粒体依次是[ ]和[ ]。该激素从产生部位到起作用的部位所经过的内环境依次是[ ]→[ ]→靶细胞周围的组织液。
(3)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②能产生调节水平衡的激素
③可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④有体温调节中枢
⑤具有感受渗透压变化的感受器⑥有渴觉中枢
(4)⑧中的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这属于免疫;人体主要通过免疫清除进入到体内的细菌外毒素。⑧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

Ⅱ、产前诊断是优生的主要措施之一,检查羊水和羊水中的胎儿脱落细胞,能反映胎儿的病理情况。羊水检查过程包括细胞培养、生化分析、基因分析、染色体分析等。甲图是羊水检查的主要过程,请据图回答:

(1)在羊水细胞培养时,通常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适量以补充合成培养基中缺乏的物质,同时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进行无菌培养。
(2)在染色体分析时,通常选用处于(时期)的细胞,主要观察染色体的;在生化分析时,可以用DNA分子探针进行基因诊断,其原理是
(3)乙图是患甲病(基因A、)和乙病(基因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II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为遗传病。若III9与III12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

分析回答下列代谢与调节的相关问题:
Ⅰ、下图表示在25℃时,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2)比较A、B植物呼吸作用,其中呼吸作用较强的是植物。当二氧化碳净吸收为0时,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3)当光照强度在达到Z点之前,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如B是C4植物,其完成光合作用的细胞依次是
(4)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不包括X、Y),假设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减少或增加)。
(5)对B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平均光照强度在klux以上才能使CO2的吸收量超过CO2的释放量。
(6)若已知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图中P、M的位置如何变化?
(7)某同学想探究温度对A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则应选择图中M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观察测量因变量的指标是
Ⅱ、(9分)给动物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最终导致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对此问题的解释有两种观点:
①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的反馈调节;
②通过促进对下丘脑进行的反馈调节。
这两种观点是否成立?为此,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以下的实验进行探究。
(一)材料用具:实验动物、可能用到的试剂、药品、手术器械、测量仪等。
(二)实验思路:
(1)将实验动物平均分为A、B两组;A为实验组,B为对照组。并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动物的器官切除,B组做切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3)对A、B两组动物注射
(4)一段时间后,再测量A、B两组动物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
(三)实验结果及结论(支持的观点):
(1)若A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减少(或增加),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则
(2)若A组和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的量相等,则
(3)若A组和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的量不相等,且B组减少得要多,则

Ⅰ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请回答:



(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____________片段。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____________片段。
(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____________片段。
(4)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X和Y染色体的I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一例。
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假设某物质在两个显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才能合成,基因(G、g)位于Ⅰ片断上,另一对等位基因(E、e)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两个不能合成该物质的亲本杂交,子一代均能合成该物质,子二代中能合成该物质与不能合成该物质的比例为9:7,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6)该生物种群中(个体数量很大),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Aa的个体占72%,aa的个体占4%。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为AA=Aa>aa,则在以后的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A和a基因频率变化趋势可能会怎样?(在给定的坐标中用曲线图表示)



(%)

II(14分) 请阅读以下材料: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地震灾区是我国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和自然保护区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灾区有49处自然保护区。尽管大熊猫与世无争,但在它的栖息领域里,还是有一些与它们为敌的动物,如金猫、豹、豺、狼、黄喉貂等。由于地震影响,面积达2 850万亩的大熊猫栖息地受到严重破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震过后,多种生态系统遭到了毁灭性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这一事实说明任何生态系统的 都是有限的。
(2)在震后救援工作中,一些官兵感染了疥疮,疥疮是由生活于人皮肤表层的疥螨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皮肤病。疥螨与人的关系是
(3) 请在下图中用箭头和文字补充完成能量流经大熊猫种群的情况。

(4)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3种生物的二氧化碳释放量(相对量)的曲线图。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属于 (生态系统成分),c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属于 (生态系统成分),除了图中所能代表的生态系统结构外,完整的生态系统成分还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