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研究DNA修复细胞机制的三位科学家。P53基因能编码一个由39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可与DNA发生特异性结合以阻止损伤的DNA复制,促使DNA自我修复;如修复失败则引起细胞出现“自杀”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过程中若DNA受损,P53蛋白质可使间期时间延长 |
B.与P53蛋白质的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
C.癌细胞的形成可能与P53基因突变有关 |
D.细胞出现“自杀”现象与溶酶体有关 |
下列是有关著名科学家通过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萨克斯用饥饿处理后的叶片进行有光无光对照实验,得出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的结论 |
B.摩尔根(T·H·Morgan)对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C.温特用胚芽鞘尖端处理后的琼脂块和空白琼脂块进行对照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物质是吲哚乙酸 |
D.蔡斯和赫尔希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开后再分别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下图为某激素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X代表氨基酸;a、b、c、d、e表示细胞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b、c和d依次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具膜小泡和细胞膜 |
B.该激素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仅说明生物膜在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 |
C.在图中e结构内,丙酮酸可氧化分解产生CO2和[H]并释放能量 |
D.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a、b、c、d结构,抑制e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 |
请选出科学方法与实验目的相符合的组合
选项 |
科学方法 |
实验目的 |
A |
光学显微镜观察 |
认识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 |
B |
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 |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C |
建构物理模型 |
研究DNA分子结构 |
D |
标志重捕法 |
调查鼠种群的年龄结构 |
下列据图所阐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表明,害虫种群在B点时的抗药性基因频率比在A点时高 |
B.若乙图所示片段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则该片段为起始密码子 |
C.丙图表明,如图条件下光照强度小于P点时,在图中温度范围内,光合速率与温度无关 |
D.丁图可用来表示酶活性与pH之间的关系 |
如图所示,前者随后者变化与图中走势不符的是
A.个体平均增长量——种群密度 |
B.辅助性T细胞数量——HIV浓度 |
C.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 |
D.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