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育种以及相关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育无子番茄过程利用了多倍体育种的原理 |
B.可通过人工诱变后选择获得高产青霉素菌株 |
C.三倍体无子西瓜花粉可经培养得到单倍体但不育 |
D.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培育高产抗病小麦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
下列对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的传导和传递都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
B.高尔基体膜可转化成细胞膜的一部分 |
C.液泡内的糖类、无机盐等物质可调节内环境稳态 |
D.线粒体内膜上的某些蛋白类物质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
控制玉米籽粒颜色的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的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下图所示。已知9号染色体异常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能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的F1表现型及比例为
A.黄色:白色 = 1:1 |
B.白色:黄色 = 1:0 |
C.黄色:白色 =" 3:1" |
D.白色:黄色 =" 3:1" |
某同学探索萘乙酸促进某种柳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下表记录了所做实验处理及萘乙酸处理插条生根数与无萘乙酸处理插条生根数的比值。据表分析不能确定的是
萘乙酸(mg/L) |
0 |
100 |
500 |
1000 |
1500 |
2000 |
2500 |
插条平均生根数比值 |
1 |
1.2 |
3.45 |
2.95 |
1 |
0.45 |
0 |
A.无萘乙酸处理的插条生根是自身激素作用的结果
B.浓度低于50mg/L的萘乙酸将会促进插条生根
C.插条生根处理的最适萘乙酸浓度为500 mg/L
D.浓度为1500 mg/L以上的萘乙酸将会抑制插条生根
关于自然状态下的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叙述错误的是
A.原癌基因突变可使其调节细胞周期功能改变 |
B.基因突变普遍存在并且可以随机的自发产生 |
C.基因突变必然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
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 |
有关生命系统中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信息传递是生命系统维持稳定所必需的 |
B.行为信息的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
C.精子和卵细胞通过细胞膜接触实现信息交流 |
D.生长激素进入靶细胞而发挥其信息调节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