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的晚清,竟只有6.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
A.市镇经济的发展 | B.小农经济的影响 |
C.晚清经济的衰败 | D.坊市制度被打破 |
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
A.民族工业体系逐渐独立完整 |
B.纺织业成为最大的新式工业 |
C.近代工业形成对传统经济的绝对优势 |
D.主要工业部门民族资本超过外国资本 |
下图所示装置由东汉太守杜诗创造。它实现了供风形式的革命性变化,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装置主要用于
A.灌溉 | B.制瓷 | C.冶铁 | D.纺织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铁幕演说”的发表 |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
有学者说:“俄国革命(十月革命)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它是欧洲国家,然而它又超出欧洲之外,甚至与欧洲对立。”下列史实能印证该学者观点的有
①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②革命冲破了帝国主义阵线
③革命指导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④革命第一次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781年后,新生美国的政治体制遇到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为此,1787年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确立了
A.邦联体制 | B.民主共和制 |
C.联邦体制 | D.君主立宪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