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0月16日下午4点,苏联广播员开始宣读一份声明:“关键在第三段:为了尽快消除危害和平事业的冲突……苏联政府……已发出一道新的命令,撤除你们所谓进攻性的武器,把它们装箱运回苏联。”这份声明( )
A.表明美国在两极格局中居优势地位 |
B.是古巴导弹危机结束的标志 |
C.美国在美洲的“冷战”政策继续 |
D.苏联对古巴导弹事件阳奉阴违 |
江泽民曾预言“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下列理解全面的是
A.世界多极化是方向,是未来各种国际力量相互制衡的结果 |
B.冷战是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契机 |
C.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漫长的等待 |
D.各种政治力量的激烈斗争是世界政治的现实写照 |
学者普遍认为,二战后德国的认罪态度,使得德国依靠自己的诚意消除了笼罩在法国及所有欧洲人心头的阴云,而法国则把德国作为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下列表述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法德两国相继加入“北约”组织 |
B.欧洲联盟的轴心是法德两国 |
C.在当今世界的国际问题上,法德两国立场完全一致 |
D.法德两国都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
下图是一幅荷兰政府的宣传画,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A.获得了荷兰政府的积极响应 |
B.在荷兰遭遇了民众的强烈反对 |
C.企图控制和利用荷兰政府 |
D.是战后荷兰经济复苏的唯一希望 |
马克思曾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失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在这里,马克思强调的是
A.世界历史因打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而出现 |
B.生产方式的交往促成了世界历史的形成 |
C.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是因世界各地的交往而形成的 |
D.世界历史就是一部世界各地交往的历史 |
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文中“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是指
A.《权利法案》的通过 | B.《1787年宪法》的制定 |
C.《法兰西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