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崛起是世界上的一个传奇,虽只有230多年的历史,却独创性地走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其中有许多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探究一 众多杰出历史人物推动美国发展

(1)图1人物是美国“开国元勋”,他是谁?看图2他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什么战争的胜利?
“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解放宣言》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
——摘自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说
(2)上述材料中的“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是谁?他为美国做出了哪些重要的贡献?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罗斯福进行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
探究二 二战中和战后的美国
1942年,苏美英等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gòu)和。”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教科书
(1)上述材料出自二战中的什么文件?
(2)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是通过哪次战役实现的?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3)上述材料中所说“战争刚刚开始”指的是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什么行动?
感悟 美国的发展之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光是人类生存之源,是人类前行的向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命之光】
材料一: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图是半坡人建造过程中“烧烤地面,做防潮处理”的想象图。

——张礼智《被唤醒的史前村庄——半坡寻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火的使用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理性之光】
材料二:新文化的倡导者们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用近代科学理性反对传统的实用理性,用近代人文主义反对传统的仁礼禁忌,力图建立以自我为价值主体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并以之取代以家庭为本位的传统观念。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庶民之光】
材料三:

(3)指出材料三所体现的民主政治制度。
【命运之光】
材料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洞察世界大势、汲取历史教训的重大创见。只有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和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共同理想。
——摘自杨洁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光”内涵的认识。
人类不断向未知世界探索,世界大了,世界也小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29年,里贝罗绘制的《世界地图》,囊括迄今所知一切地方,翔实绘制了欧洲、非洲、中南美洲的海岸线和岛屿,首次展现了太平洋的真实跨度和连续的北美洲海岸线。
——摘编自席会东《皇家秘图的帝国掠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图绘制范围的扩大源于哪一历史事件。请从世界联系的角度评价这一事件。
材料二: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驾驶员迈克尔·柯林斯基说道:“我在1969年飞向月球,当我看到眼前小到可以用大拇指盖住的地球,不禁笑了起来。”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丛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69年美国飞船飞向月球的背景。
材料三:21世纪初,电子通信等技术极大消除了时空隔阂,资本、技术、信息、劳动力等跨国流动成为常态,各国成为全球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世界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地球村”所呈现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人们对地球认知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名片”是文明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整体分析宋朝的中国名片对欧洲的影响。
材料二:

(2)从图1和图2中各选一张有关联的时代名片,结合所学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洛邑从来天地中”,某中学历史社团制作了宣传洛阳的网页,共有四大栏目。浏览栏目内容,回答问题。


(1)浏览栏目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①处内容。
(2)浏览栏目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阳成为“衣冠士族”之地的原因。
(3)浏览栏目三,概括大运河对洛阳产生的影响。
(4)浏览栏目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为丝路洛阳的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屈辱与抗争,探索与开拓,智慧与方案,从中国外交看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代表提出《凡尔赛条约》中关于山东问题的相关内容,损害了中国利益,应予以取消。出于削弱日本在华势力的考虑,美、英两国对中国的要求表示支持,加之中国人民的坚持斗争,中国最终收回了在山东的大部分权益。
——摘编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回答中国为什么能够收回在山东的大部分权益?结合所学,指出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使中国陷于何种局面?
材料二:我们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在继续为完全独立而奋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可以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呢?我们亚非国家,中国也在内,不论在经济上或文化上都很落后,为什么我们自己反倒不能互相了解、不能友好合作呢?
——摘编自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1955年4月19日)
(2)材料二中周恩来的讲话获得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凝结成了哪一精神的重要核心内容?结合所学,回答这次会议对亚非拉国家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随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仅靠一个村社或者民族或者国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中国适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摘编自牟成文《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有哪些?中国为解决这些挑战提出了什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