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养论方面,明代王守仁提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下列观点,实质上与其相同的是( )
| A.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 B.二程: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 
| C.王夫之:天地之化日新 | 
| D.张载: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 
6世纪中叶,查士丁尼大帝主持编纂《民法大全》期间,重金悬赏各地法学家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最有可能被采纳的是
| A.甲呈献据称是帝国前期皇帝编纂的《十二铜表法》 | 
| B.乙上书皇帝主张“君权神授”和“按律量刑” | 
| C.丙建议政府保护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 
| D.丁提出罗马法律不适用于外邦人的主张 | 
有人评价屋大维说“他找到的罗马是一座砖瓦的城市,他留下的罗马是一座大理石的城市。”对此较为恰当的理解是
| A.罗马城址是屋大维发现的,富丽堂皇的罗马城也是屋大维修筑的 | 
| B.屋大维凭借武力攻占了罗马古城,用大理石代替了砖瓦结构的建筑 | 
| C.肯定了屋大维结束罗马数十年内乱,确立了帝国体制并带来了繁荣 | 
| D.屋大维夺取政权以后,出于独裁统治需要把罗马城建成了军事要塞 | 
西方学者麦马虹在总结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时指出: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________;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是
| A.智慧和德行 | B.民主与科学 | C.金钱与权力 | D.法律与宗教信仰 | 
《摩诃婆罗多》中的毗湿摩说:“首陀罗女为前三个种姓的人所生的孩子,有道性的人是鄙视的。一个婆罗门让首陀罗女为她生了孩子,这个婆罗门应该为此赎罪。”毗湿摩所言
 ①反映了古代印度的一种社会现象②维护高级种姓的特权地位
 ③倡导各种姓要严格实行内部联姻④批评首陀罗女子没有节操
| A.③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以下属于古代两河流域著名史诗作品的是
| A.《汉穆拉比法典》 | B.《荷马史诗》 | C.《罗摩衍那》 | D.《吉尔伽美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