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
CO2 |
H2[来源:] |
CO |
H2O |
甲 |
amol |
amol |
0mol |
0mol[来 |
乙 |
2amol |
amol |
0mol |
0mol |
丙 |
0mol |
0mol |
amol |
amol |
丁 |
amol |
0mol |
amol |
amol |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
A.乙=丁>丙=甲 B.丁>丙>乙>甲 C.丁>乙>丙=甲 D.乙=丁<甲=丙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时为加快速度,可先将上层清液注入过滤器中,再将沉淀转移到过滤器中 |
B.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使析出的固体重新溶解 |
C.蒸馏时需从冷凝管上口进水,下口出水 |
D.分液时,下层液体放完后,再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 |
质量相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中所含原子个数之比为
A.11:8 | B.11:12 | C.1:1 | D.3:2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
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含有Na+离子数为0.02 NA |
C.通常状况下,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 |
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铀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下列有关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B.![]() |
C.![]() ![]() |
D.![]() ![]() |
下列原子结构模型与科学家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伏加德罗的原子学说 |
B.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 |
C.卢瑟福的带核原子结构模型 |
D.玻尔的核外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