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所示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相比( )
|
初试 |
二试 |
三试 |
明经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
答时务策三道 |
进士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
作诗、赋、文各一篇 |
作时务策五道 |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A.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
B.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
C.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
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
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中国取得的片面最惠国待遇,其准确含义是
A.中国给予任何一个列强任何特权,其他列强都同样享有 |
B.中国给予任何列强的政治特权,其他列强都同样享有 |
C.中国给予任何列强的经济特权,其他列强都同样享有 |
D.列强给予中国的任何特权,其他各国都同样享有 |
中英《南京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意图的是
A.割占香港岛 | B.赔款2100万元 |
C.五口通商 | D.协定关税 |
两次鸦片战争相同的战区是
A.长江下游地区 | B.广东沿海地区 |
C.京津地区 | D.台湾北部 |
我们把太平天国运动纳入到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范畴,从根本上讲是因为
A.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B.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
C.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时代特征明显 |
D.彻底反封建君主制度 |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西方列强先是“中立”,后又出兵帮助清政府镇压
①中立是其国内民主力量努力的结果 ②两种态度产生于不同的形势之下 ③两种态度都取决于侵略者的权益 ④帮助清政府表明其政治上走向全面反动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