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诗人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
| A.人性本善 | B.格物致知 |
| C.心即理也 | D.致良知,知行合一 |
为了监察地方官吏,北宋政府设置了
| A.刺史 | B.通判 | C.知州 | D.三司使 |
唐朝时刘晏长期掌管国家财政大权,为官廉洁,被称为“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的一代良相”。据此判断,刘晏供职的部门应该是
| A.尚书省 | B.中书省 | C.门下省 | D.中书门下 |
“严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诫仍都需要,因为不讲人情的选拔制原则——虽然它始于汉制——与渗透在儒家伦理中的家族和个人联系背道而驰。”(《剑桥中国史》)材料所述的“选拔制”是
| A.先秦的世袭制 | B.汉代的察举制 | C.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 D.隋唐的科举制 |
有的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废分封,置郡县 | B.组成决策机构“中朝” |
| C.废丞相,设内阁 | D.确立三省六部制 |
皇帝见丞相到,起立施礼后才坐下,礼官在旁则高唱赞曰:“皇帝为丞相起”。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 A.西汉初 | B.唐朝 | C.宋朝 | D.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