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它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在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不会再有动荡不安的局势
B.发展中国家完全处于不利地位
C.发达国家主宰着当今世界一切事务
D.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

“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在全球化中高速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但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主要是说全球化

A.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
B.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C.是英国衰落的主要原因
D.对当今美国来说是弊大于利

美国华盛顿朝鲜战争纪念馆旁,有一组19尊头戴钢盔、持枪前行的美国大兵的雕塑,他们分散在不同的地点,左顾右盼,脸上都写满了不安以及对死亡的恐惧!雕塑旁的纪念碑上刻着一组数字,“阵亡美军54 246;失踪……”。美国雕塑家丹弗尔创作这组士兵雕塑的主要目的在于

A.说明侵略战争的结局必然十分悲惨
B.用战争的残酷性震撼和警醒后人
C.刻画美国士兵面对死亡的勇敢无畏
D.说明恐惧战争、惊恐失措必定失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