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环环相扣,以英国为核心。此项政策的提出主要基于
A.以美苏为主的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出现 |
B.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扩张的需要 |
C.欧共体的整治联合步伐落后于经济联合 |
D.二战后英国的国际地位被削弱 |
西洋“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传入中国,士人赞叹“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这种情况最早当出现在:
A.汉通丝绸之路之后 | B.唐朝设市舶司之后 |
C.马可波罗来华之后 | D.明末西学东渐之后 |
“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度 |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 D.分相权以加强皇权 |
《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
A.察举制 | B.推恩令 | C.郡县制 | D.封国制 |
孔子对鲁国大夫季氏说:“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在孔子看来,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其:
A.“仁政”的主张 | B.“爱惜民力”的主张 |
C.“王道”的主张 | D.“克己复礼”的主张 |
实现了自然科学第一次理论性大综合的是
A.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 | B.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 |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D.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