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甲“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 ”和图乙“中国部分区域图” ,完成下列要求。(20分)
(1)在图甲上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4分)
(2)图甲表示的日期是 日,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方向)移动。
(3)图甲中A.B.C三地昼夜长短相同的两地是 。
(4)该日( ) (选择填空)。
A.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B.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D.距太阳直射点越远的地方,日出时间越晚
(5)该日图乙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
(6)图丙中正确表示图甲中c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的是 。
下图是某规划区的示意图。在规划中要确定一条公路干道。已知客货流收发点是火车站、县城和乡镇。一般来说,干线的走向要根据主要经济据点的分布而定,这条干线的主要任务是联络火车站A和县城B以及乡镇C、D,分析下面3种方案的利弊,选择一种最佳方案。
方案1:A—B 方案2:A—C—D—B 方案3:A—BC—ED—F
(1)最佳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确定最佳方案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酒泉及其周边地区自然景现图。读图回答(1)一(2)题。图中的四幅图中,阴影部分与上图所示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最相似的是
20世纪 90 年代,一位环保工作者曾描述:昔日芦花飞舞、鹅雁戏波的居延海,如今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荒滩。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绿洲地区农业用水量增加 | B.河流侵蚀强烈、含沙量增大 |
C.酒泉地区沙尘暴频度增加 | D.石质戈壁荒漠化严重 |
下图中①线表示夏至日全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状况,请在图中画出10 月 17 日全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大致状况。
读我国某区域位置与地形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B图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什么?分析在该地建设全国性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和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为了确保 b地区的可持续发展,①、②、③各地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3)近年来,a、b、c等城市沙尘暴天气明显增多,分析其人为原因
材料一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特别是科学家发现候鸟能传播禽流感后,越来越被人类所关注。湿地是鸟类的天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人鸟争地”的现象。湿地是陆地表层常年过度湿润或有薄层积水的地段,其上主要生长沼生和湿生植物,其下有泥炭形成、积累或者有明显潜育层的特殊自然综合体。既不属于水生生态系统,也不属于陆地生态系统,而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过渡性质的、半水半陆的天然生态系统。从全球范围看,湿地主要分布在苔原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地带和温带森林草原地带。以北美大陆、中欧、北欧、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分布最广。在中国分布较为零星,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是相对集中的两大地域。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滞留沉积物和降解有毒物质的功能;防止风暴和控制水土流失的功能;对周围环境有调节功能;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库,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
材料二 下图(左图)为欧亚太陆主要湿地分布图,(右图)为图中湿地③50年的变迁图。
结合材料,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湿地①和湿地④的自然带名称。
(2)试简要说明①、②两地沼泽地形成的共同原因。
(3)1935 年 8 月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中经过的“草地”就是图中⑤地区的沼泽地,地处四川的阿坝藏族自治州。简要说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沼泽地的形成原因。
(4)沼泽湿地是人类生存的生态基础,也是人类扩大耕地的重要着眼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曾对②湿地进行过大规模的开发。简述对沼泽湿地开发会导致什么后果?
(5)简要说明湿地③的变化及其原因、这种变化对环境带来的影响。